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自1994年起对巨菌草的生特性和栽培方法的研究,栽培方法介绍如下:
1.栽培季节:适宜在气温高于10℃时种植。
2.土地选择:宜选择土层深厚,排灌水易的土地。
3.整畦:
由于种植的目的和场所不同,种植的规格也不同。目前种植的规格有以下三种规格。
(1)坡度25度以上山地作为水土保持种植,采用“等高线菌草活篱笆”的种植方法,种植畦宽50cm,深20cm,沟宽1m,株距30cm,行距1.5m。
(2)作为套栽培竹荪、巴西蘑菇、鸡腿菇、平菇、大球盖菇、蘑菇等食用菌的场地来种植的畦宽50cm,深20cm,沟宽2.5m,株距30cm,行距3m。
(3)在河滩或坡度<25度的山地种植,而且只作为菌料、饲料的原料栽培时,畦沟深20cm,宽30 cm,株距30cm,行距1m。
4.草种及运输:
选用生长6个月到10个月、杆径在2cm以上、叶芽饱满、生长旺盛的杆,去除叶子,作为草种。在遮阳通风良好条件下,可以长途运输10天内,仍保持良好。
5、栽培方法:
由于巨菌草很少不抽穗,宜采用无性繁殖方法种植。
(1)短杆扦插:
方法是用修剪刀剪带有二个节的茎。在雨季栽种时也可用一个节的短茎栽培。每畦种一行,株行距30×100 cm,茎节腋芽朝上,斜插畦上,一节在畦中,一节地表,插杆周围用土压实。栽植后浇水至土壤湿透。每亩宜种2000—2300株。
(2)全株条栽法:
挖一条深20cm的地沟。
把整株巨菌草放入沟土中,覆土1-3cm或覆沙4~5cm。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研发专用种植机械,一台种植机械每天可以种植100亩以上。
(3)施肥:
苗高20cm时施一次氮肥以促壮苗和分蘖,采割后施有机肥和氮肥,促其再生。
6.收割:
作栽培香菇、毛木耳、灵芝、黑木耳、巴西蘑菇、竹荪、平菇、大球盖菇的原料宜一年采割二次,如作栽培金针菇、朴菇、猴头菇、滑菇、草菇、双孢蘑菇、棕色蘑菇时宜一年采割3-4次。用于作饲料在宁夏可收割2~3次。
7、注意事项:
1)草种区别:许多草种如皇竹草、巨茎草、桂牧一号、紫黄草、象草等,容易被冒充巨菌草种植,在北方造成明显减产,许多地方产量不足预计的一半。
2)草种的生长期:少于6个月,则杆茎储存的营养不足,造成成活率降低,产量降低。生长期大于12个月,尤其越冬后第二年,部分叶芽已经腐烂脱落,也是不适宜作为草种,个别地方成活率甚至不足10%。
3)排涝:幼苗期,不耐捞,几个月后,也只能耐7-15天的涝。所以,整个生长期,都尽量排涝。
4)抗旱:在排涝的前提下,巨菌草的产量受到水肥的作用,比较明显。幼苗期,应适当浇水。
上一条:巨菌草的营养成分与用途
下一条:巨菌草青贮饲料制作方法!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